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家精神,8月4日,“星”火“核”力宣讲团走进菏泽市东明县小井镇社区,为社区儿童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两弹一星”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刘奕彤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互动形式,带领孩子们重温了那段艰苦卓绝却又热血沸腾的科技奋斗史。
宣讲团成员从“两弹一星”的含义讲起,用形象的比喻向孩子们解释:“原子弹和氢弹是保护国家的‘超级盾牌’,人造卫星则是飞向太空的‘信使’。”通过展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图片和播放《东方红》歌曲片段,孩子们仿佛穿越回1970年,亲眼见证了那颗“会唱歌的星星”升空的激动时刻。“原来卫星真的能唱歌!”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道。
在讲述科学家们如何在戈壁滩克服困难时,宣讲团成员特别分享钱学森爷爷的故事: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历经波折回国,甚至将求救信藏在牙膏管里。听到科学家们在沙漠中用算盘计算数据、熬夜核对图纸的细节,孩子们瞪大了眼睛。“他们太厉害了!没有电脑也能造出原子弹!”一名男孩由衷赞叹。宣讲团成员还邀请孩子们上台体验“算盘计算”,让他们亲身感受科学家们的智慧与毅力。
活动设置趣味问答和角色扮演环节。“蘑菇云升起时,科学家们为什么哭了?”“东方红一号现在在哪里?”孩子们踊跃举手,争相回答。在“小小科学家”扮演中,孩子们模仿钱学森爷爷记录实验笔记,或模拟卫星发射倒计时,现场气氛热烈。宣讲团成员鼓励孩子们:“未来的‘两弹一星’可能就藏在你们的梦想里!”
宣讲最后,宣讲团成员播放“东方红一号”从太空传回的《东方红》旋律,并寄语孩子们:“科学家们用算盘和汗水铸就了辉煌,希望你们也能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在孩子们齐声合唱《东方红》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此次宣讲不仅让小井镇的孩子们了解了“两弹一星”的历史意义,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国与科学的种子。社区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希望未来能持续开展,让更多孩子铭记历史、立志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