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哲学的终结》简介
著作历时两年完成,于2013年8月出版,有共计24.6万字。著作阐释和表达的是著者本人的独创性观点。著作出版后得到了学界较高评价,认为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领域尤其是在本体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创新意识强,学术价值高。
一、著作主要对本体论尤其是物质本体论的思维逻辑和理论缺陷提出质疑和商榷。
通常所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在我们看来都是旧哲学的观念,是形而上学的机械世界观的信条。著作认为,本体论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独断论和形而上学。本体论是最早的哲学形态,具有准神学的性质。在西方,哲学与宗教同源。本体论哲学执意要为世界设定一个本原、本体,试图简单地做到以一驭万、以一统万,其实是误入歧途。批判本体论哲学的目的是终结一切形式的本体论哲学,而不是用此种本体论哲学代替彼种本体论哲学。从哲学史上看,超越本体论的尝试是从认识论的产生开始的,但直到马克思哲学的出现,才真正终结了本体论哲学和思维方式。物质主义哲学其实是本体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其实主要是认识论哲学的产物。
二、著作的主要内容:
本体论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独断论和形而上学。本体论是最早的哲学形态,具有准神学的性质。在西方,哲学与宗教同源。本体论哲学执意要为世界设定一个本原、本体,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试图简单地做到以一驭万、以一统万,其实是误入歧途。批判本体论哲学的目的是终结一切形式的本体论哲学,而不是用此种本体论哲学代替彼种本体论哲学。从哲学史上看,超越本体论的尝试是从认识论的产生开始的,但直到马克思哲学的出现,才真正终结了本体论哲学和思维方式。哲学真的离不开本体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物质主义哲学其实是本体论哲学。基本问题并非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基本并非唯一。客观唯心主义的上帝、绝对精神都是精神实体,不能等同于人的意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其实主要是认识论哲学的产物。
当代哲学的使命在于清除一切形式的独断论和形而上学。马克思哲学拒斥形而上学,反对抽象哲学。现实革命性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质。马克思研究的存在,不是自然意义上的物质,不是去研究本体论中那个抽象的最高的存在,而是研究现实的存在、社会中的存在。苏格拉底化美德为知识,后世哲学家化知识为理性、逻辑,分析哲学家化知识为语言,这些都是有明显缺陷的。问题在于,感觉、价值因素是不能简单转化为知识的。是非曲直、善恶对错、利弊得失、好恶美丑等问题本质上是价值问题,里面包含认识因素,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核心的内容。仅仅局限于认识领域来探讨是陷入了理论误区,应该纠正忽略和轻视感觉、价值因素的哲学倾向。属人世界,意味着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人化的世界,是人的活动所拓展的世界。惟有人成为世界的首要构成因素,人在其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样的世界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属人世界。
本体论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倒序思维,从现在开始无限前推,推到不能再推为止。于是便规定一个开端,哲学上称为本原,宗教称为神、上帝。科学领域借助于还原论,也各有各的规定(比如物理学、几何学的奇点),一切从开端(本原、神、奇点等)发展而来,从开端运动开始,似乎以前就是空白。其实真正的空白是人类思维的空白,是人类思维能力无法达到的地方。这个起点其实是人们思维能力的终端。
三、著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提高哲学认识,推动研究和哲学教学改革有一定帮助。
本书创新点主要有:
1、本体论哲学具有准神学的性质,本质上是一种独断论和形而上学。批判本体论哲学的目的是终结一切形式的本体论哲学,而不是用此种本体论哲学代替彼种本体论哲学。物质主义哲学其实是本体论哲学。
2、基本问题并非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基本并非唯一,最高问题亦很难从哲学史上找到足够充分而有效的支撑。客观唯心主义的上帝、绝对精神都是精神实体,不能等同于人的意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其实主要是认识论哲学的产物。
3、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存在,不是自然意义上的物质,不是去研究本体论中那个抽象的最高的存在,而是研究现实的存在、社会中的存在。
4、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倒序思维,从现在开始无限前推,推到不能再推为止。于是便规定一个开端,哲学上称为本原,宗教称为神、上帝。
四、著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有助于推动哲学观和哲学教学观的转变。探讨多样化哲学、多样化哲学形态发展的新路径,探讨阐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角度,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理解。
2、有助于解放思想。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和碰撞也越来越剧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解放思想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了。研究有助于推动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解放思想,摆脱理论误区,推动社会全面改革、创新和进步。